朱元璋既有传奇色彩,又最具争议。他胆识超群,结束了日渐式微的元朝,开创了大明帝国,可以称得上豪杰枭雄。但他又实施政策严苛,诛杀了许多开国功臣,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他在"明初四大案"中,对涉嫌犯罪和受牵连的十余万人无差别清洗,令人不禁胆寒。
薄情的人往往贪钱,多疑的人往往贪权。朱元璋斩杀了不少开国元勋和姻亲家眷,就是怀疑他们会威胁自己的皇权。
比如,他的一位岳父因思念女儿而入宫探望,却被朱元璋赐死。
(相关资料图)
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?
我们先来看看朱元璋的这位岳父。
虽然朱元璋和结发妻子马皇后算得上恩爱夫妻,但是他的后宫仍然具有相当规模。史书记载,朱元璋的嫔妃就多达二十人。那么,从理论上说,朱元璋就有二十位岳父。
朱元璋的这一大把岳父中,有元末农民起义领袖--滁阳王郭子兴;也有青巾军元帅--马世熊等等有头有脸的大人物;还有这位被朱元璋赐死的胡美,他在元末天下大乱时,也曾是一员杰出的将领。
胡美,原名叫胡廷瑞,出生于沔阳(今湖北仙桃市一带)。元朝末年,他先是在义军领袖之一的陈友谅手下做事。因为卖力拼命,他一度坐上了江西行省丞相的位子。后来,陈友谅失势,朱元璋崛起后接连攻下多地,并派人到胡美驻守的龙兴劝降。天下大势日趋明朗,又有朱元璋亲自写下长信劝降,胡美同意了招降。
据《明史》记载:"太祖慰劳之,俾仍旧官。"此后,胡美便跟随朱元璋征讨天下,功勋日增,被封为荣禄大夫、征南将军。因为平定福建的功勋,明朝建国后,胡美被封为中书平章、同知詹事院事,不久又被授予豫章侯的爵位,而且可以世袭罔替。
洪武十三年(1380),丞相胡惟庸造反一案爆发,相关人员被抓捕,就连早已告老还乡,被朱元璋誉为"开国文臣之首"的大学士宋濂也被叫到京城审判,最终因其孙牵连案件而被判流放,最终死于途中。在这场浩劫中,胡美丝毫没受影响,同年被改封临川侯,并被嘉奖为"持兵两雄间,可观望而不观望来归者"中的一个,受到了格外的优待。
然而,好景不长。仅仅四年后,原本备受优待的胡美便被诛杀,《明史》记载得简略而冰冷,即"十七年坐法死。"至于胡美的被杀原因,直到洪武二十三年(1392),开国功臣李善长也受胡惟庸案影响而身死后,"帝手诏条列奸党,言美因长女为贵妃,偕其子婿入乱宫禁,事觉,子婿刑死,美赐自尽云。"
也就是说,胡美因为长女位至贵妃,便和他的儿子、女婿一同私自入宫。这件事被朱元璋得知后,儿子、女婿被直接用刑致死,而胡美则因功勋和岳父的身份,得以体面自尽。表面上看起来,似乎只因为岳父探视自己的女儿,朱元璋就将其杀死,其实,原因自然不只是这么简单。
"入乱宫禁"是朱元璋杀了岳父的一大理由。"入乱宫禁"指的是没有经过法定程序,便依仗特殊身份直接入宫。在古代,这是大忌。作为朱元璋的岳父,胡美属于外戚势力。外戚私自入宫,很有瓜田李下的嫌疑。相权、宦官、外戚、将领等因素都是对皇权的巨大威胁,古代不乏外戚干政导致了悲剧的案例,王莽、杨坚等都是活生生的教材。
贪权多疑的朱元璋担心别人动了自己奶酪,他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。后宫重地,外人不可随便进入,年近六十的胡美被诛。
朱元璋即位以来,诛杀胡惟庸,废黜了相权;严令宦官不得干政,限制了宦官;诛杀蓝玉、冯胜等优秀将领,对军权也进行了限制。
赐死胡美,正是他对外戚乱政的防范和对外戚权利的削弱,也是对朝野内外所有人的一种警告。常言道,破山中贼容易,破心中贼难。传奇人物朱元璋的人生历程充满了豪气、霸气和血腥。无情最是帝王家,一个老丈人在他眼里实在算不上什么。